
长久以来,江西白酒市场一直被其他市场冠以小体量、低消费、高封闭的刻板印象。而江西酒圈一直在鼓吹江西拥有300亿市场容量的潜力,江西白酒市场到底如何?逐渐落寞的四特酒,又如何继续撑起江西白酒市场?
300亿?150亿!
江西地处中国东南部,长江中下游南岸。但目前江西的存在感似乎越来越低,与周边的省份差距也是越来越大,甚至江西网友自己都发明了“环江西经济带”这个专属名词来自嘲。在白酒市场上也是如此,江西白酒市场容量仍然在江西周围省份中排名垫底。
近年来,江西白酒也有一些变化,外来白酒品牌的销售占比持续提升,从原先的30%增长至60%;其次,整个市场的体量在不断扩大。但是150亿的市场体量,仍然是江西躲不掉的痛点。位处安徽省、湖北省、湖南省、广东省、浙江省、福建省中间的江西省,150亿元的“小体量”仍然困着江西白酒发展。
《2025,江西酒业:实干方能铸辉煌!》文章指出,江西酒圈一直在鼓吹江西拥有300亿市场容量的潜力,仿佛这一目标指日可待;部分江西酒企高喊着要完成30亿、60亿的销售目标。文章指出江西本土酒圈吹捧自己300亿的市场容量,却不断忽视自身本身的市场容量仅仅150亿左右。
省内龙头四特酒竞争力减弱
2012年,四特酒销售额突破50亿,占据江西省内白酒市场半壁江山,彼时,“茅五”营收超过200亿元、“洋泸”营收超过百亿,顺鑫农业和山西汾酒营收超过50亿元,四特的营收比如今的行业第六古井贡酒营收41.97亿元都要高。
《2024宜春百强民营企业榜单》显示,四特酒2023年营业收入降至15.08亿元。这也意味着,2023年四特酒在江西省内的份额降至10%左右。
四特酒在品牌定位上一直处于较为模糊的状态,虽试图冲击高端市场,但缺乏清晰的品牌形象塑造。四特发展主要依赖于2009年推出的东方韵系列(占2012年销售额的70%以上)的支撑,但随着时间的推移,该系列在过去的十多年间一直未进行迭代新品。
四特酒在巅峰时期曾是江西市场的绝对领导者,但在全力推进全国化的同时却忽视了根据地市场的巩固,四特酒在本土市场的份额逐渐被蚕食。四特酒董事长、总经理廖昶长期旅居海外,对于公司管理严重缺位。白酒市场竞争激烈,需要管理层亲临现场进行一线指挥,及时作出反应。
省外白酒进军江西 全国头部白酒品牌进入,也在不断侵蚀着四特酒的市场竞争力。先是徽酒、苏酒等环江西市场品牌入局,紧接着四川的泸州老窖、郎酒等一线品牌也跟进江西市场,这对四特酒在江西的市场地位造成不小的冲击。
从2016年开始,一线名酒向江西发起全面攻势,江西150亿的白酒市场中,仅是茅台(30亿)、习酒、郎酒、国台等一众酱酒品牌就吃掉了30%,在江西市场,年度销售额超过20亿元规模的外来品牌仅有茅台和洋河系列酒,10亿元左右有劲酒的毛铺系列。而五粮液、泸州老窖、习酒、郎酒等品牌全系列酒年度销售额在3-5亿元不等。
李渡迅速崛起
2020-2023年,李渡的营收分别为3.59亿元、6.50亿元、8.87亿元、11.09亿元,3月20日,珍酒李渡发布2024年年报,李渡在2024年营收13.13亿元,距离23年四特酒15亿的营收仅一步之遥,而24年四特酒并没有公布其营收,李渡是否已经超越四特,也变得扑朔迷离。
自上市以来,李渡在全国的影响力逐渐扩大,增长势头尤为强劲。通过老酒战略与高线光瓶策略成就了一个区域酒企的“成长奇迹”,其体验式营销与元代窖池的品质输出也功不可没。李渡还以一己之力,引发了江西白酒市场的“复古光瓶酒”消费潮流。2014年,李渡推出李渡高粱酒1955,定价350元/瓶,一举打开江西白酒市场的财富大门。
四特的发展不断落寞,省内不仅李渡虎视眈眈,其他五家江西老子号堆花、洞山、章贡、清华婺、临川贡酒也在背后蚕食市场,省外名酒不断入侵,给江西白酒市场带来了更多不确定性,如今的四特,早已难以撑起江西白酒市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