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中国白酒行业,历经上千年发展,有过鼎盛时期,有过低迷时期,进入过调整阶段,但在行业里总有一群人,无论身处逆境顺境,总在传递时代驱动力,传承榜样的力量。在激烈的白酒市场变革时代,他们充分发掘转型下的商业机遇,通过商业模式的创新、技术的进步、产品的迭代,驱动产业,重构行业,盘活企业,他们就如中国酒业的驱动力,中国白酒也在他们的努力下,依然持续前进向上。
为记录他们的努力,弘扬他们的精神,大家酒评开启《酒业大家谈》专栏,来讲述那些中国酒业驱动力的传奇故事。第三期,将为大家介绍的酒业大家是贵州省酿酒工业协会理事长——黄平。
黄平,贵州人,1954年出生,中共党员,编审(教授级)职称,现任贵州省酿酒工业协会理事长、贵州省白酒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。中国科技期刊学会“银牛奖”获得者,贵州省劳动模范,全国轻工行业先进工作者,中国期刊协会“从事期刊出版工作三十年纪念章”获得者,贵州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获得者,中国酒业协会“中国酒业30年功勋人物”获得者,第四届中国酒业协会白酒分会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。
在酒业学术研究领域,黄平曾多次参加有关优秀论文的评选工作,2003年参与了“首届中国白酒科学技术大会优秀科技成果、优秀学术论文和科技专家”的评估工作。是全国酿酒行业的知名人士,参与和组织过多期全国性白酒生产技术方面的培训班。先后承担和参与课题项目“贵州白酒发展战略研究”、“麸曲酱香酒生产工艺研发和推广能力建设”、“白酒研发创新能力建设”等。主编出版发行的《中国酒曲》、《生料酿酒技术》、《凤型白酒生产技术》、《凤型白酒生产问答》等论著在全国产生了较大反响,填补了国内该领域专著的空白,受到行业内专家和学者的好评。
近年来,贵州省白酒发展迅猛,黄平作为白酒专家也时刻关注着行业动向。今年9月,贵州省自然资源厅、省发展改革委和省工信厅等七个部门联合出台《关于探索创新山地生态系统保护利用的指导意见》,未来贵州将大力探索创新山地生态系统保护利用,全力打造生态文明建设先行区。《意见》提出,将探索洞穴等地下空间资源使用权登记和有偿使用,支持遵义仁怀、习水,以及毕节金沙、黔东南镇远等地利用天然洞穴储藏白(酱)酒,洞藏酒的关注度直线上升。
10月底,由中国酒业协会、贵州赤水经济开发区指导,贵州省遵义赤水洞洞藏酒业有限公司主办,海纳机构承办的“赤水名片 · 洞藏酱香——赤水洞藏酒专家品评会”在贵州省赤水市成功举行,赤水洞藏酒产品亮相,黄平作为专家组成员出席活动。消费者注重口感,在黄平看来,这款洞藏酒酒体干净,协调,柔顺,香和味的协调度做的很好,对新时代消费群体十分合适。
黄平认为,作为储酒的天然建筑,洞藏酒更多的是利用现有的一些资源促进酒体老熟,可以减少企业的一些生产成本,尤其是高品质酱酒要对大量酒储存的建筑面积有需求,贵州的很多喀斯特地貌可以很好地利用起来,洞藏酒对于酒行业稳定的发展和土地资源的有效使用,有很大的帮助。对于洞藏酒的价值,黄平给予了高度评价,他认为洞藏酒的优势在恒温,因为洞穴一个是空气湿度比较恒定,温度也冬暖夏凉,酒的陈酿是一个缓慢渐进的过程,洞藏环境的环境对酒体稳定有很大好处。